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考宝 作者:佚名

温馨提示:网页内容可能出现格式错乱情况,请当做概览查看,如需使用请到文末点击本文标题直接下载word格式完整版(免费、无水印)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文章是要从认识论上来探索,弥补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不足问题。

《实践论》是经过了毛泽东长时间理论思考,反复酝酿而形成的。早在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就提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是什么“先哲”、天生的圣人,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斗争。1936年,毛泽东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认识战争的规律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制定战争的计划。“指挥员的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及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执行战争的计划。“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关于战争认识发展的两个过程,后来演化成《实践论》中通过实践这个基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毛泽东还有十六字口诀形象地描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些论述都为《实践论》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准备。

《实践论》是为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而作,同时毛泽东也旗帜鲜明地反对“经验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为了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毛泽东指出,必须经过思考,整理改造感觉材料,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独创性贡献。毛泽东把认识论定位为实践论,即从认识高度上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他在《实践论》中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有着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不同的特点,要充分认识中国国情,掌握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必须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基本原理的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实践论》就是这方面的集大成。它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阐述。

《实践论》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光辉著作。

(摘编自刘毅强《标志思想路线成熟的一个独创性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战争的领导者,对于一个具体战争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不了解,说明他们没有任何战争经验。

B.经历许多战斗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步,对这些战斗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改造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步。

C.文中画线的“这方面”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对革命的指导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充实和发展。

D.材料二中谈到的“十六字方针”为材料一中的“整理和改造”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能够更好地指导战争,就有必要经历许多战争,包括经历许多败仗,获得战斗经验。

B.只有在实践中感知的材料十分丰富并合于实际,才有可能据此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C.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对于感性认识的作用,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的观点是对立的。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都体现了脱离实践造成的认识偏差。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运用比喻手法揭示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强调理性认识不从感性认识中来就无法立足。

B.材料一中“闭目塞听”“根本绝缘”等词语,凸显这类人是不会形成理性认识的,突出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实践论》既有针砭的力度,又有理论的高度,使得文章既有鲜明的现实批判性,又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性。

D.材料二从《实践论》写作背景切入,谈其理论形成,明其批判对象,言其突出贡献,思路清晰。

4.归纳法是一种从一系列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例子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方法。请简要说明材料一使用归纳法进行推理的过程,并分析其效果。(4分)

5.材料一最后一段中说“这里有两个要点”,但文段只给出了一个要点。请结合两则材料,补写出第二个要点,并说明依据。(4分)

......略(篇幅受限,请文末直接下载Word文档查看完整试卷)......

【参考译文】

材料-:

项羽已经平定了黄河以北的地区,就想率领各路诸侯军向西进入关中。到章邯率秦军投降了诸候军,诸侯军的官兵便凭借胜势多把秦军官兵当作奴隶和俘虏来使唤,随意侮辱秦军官兵,秦军官兵大多因此生出怨恨的情绪。于是项羽就让楚军于夜晚在新安城南面袭击活埋了秦兵二十余万人,而只和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不久,项羽到达函谷关,关门紧闭。项羽听说刘邦已经平定了关中,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关。隔了几天,项羽领兵西进,洗劫屠戳咸阳城,杀了已投降的秦王子婴,放火焚烧秦朝宫室,大火燃烧三个月不熄。韩生劝说项羽道:“关中靠山环河,是四面都有险要可守的地方,土地肥沃,可以在此建都来称霸天下。”项羽看到秦王朝的宫室都已焚烧得残破不堪,又惦记着返回东方的家乡,便说:“功成名就了不回故乡,就如同身穿绵绣华服在夜间行走,谁会知道这件事啊!”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接着又把关中分割为三部分,将泰朝的降将封在那里作王,借以抵御阻挡汉王进军的道路。楚、汉长期相持未决胜负,士兵们认为行军作战十分辛苦,项羽对汉王说:“天下沸沸扬扬地闹腾了好几年了,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相持不下的缘故。现在我愿意向你挑战一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的百姓白白地受苦了!”汉王笑着推辞道:“我宁肯斗智,不肯斗力。”项羽便接连三次命令楚军壮士出阵挑战,但每次都被汉营中善于骑射的楼烦射杀。项羽勃然大怒,就亲自穿上铠甲手持战戟上阵挑战。楼烦又想要射项羽,项羽这时愤怒地瞪大眼睛厉声喝斥,楼烦双眼不敢直视项羽的目光,双手不敢张弓发箭,随即逃回营垒,不敢再露面。十二月,项羽到了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将项羽包围了好几重。项羽领兵向东奔走,到这乌江,于是自刎而死。

材料二:

称王天下的人,他们凭借的条件有三种:有的依靠德行得到天下,有的倚仗力量兼并天下,有的凭借智谋夺取天下。至于项羽争夺天下,他所具有的又是什么凭借呢?德行不是项羽能谈得上的,他在智谋和力量两方面的条件又都不具备。看看他倚仗的条件,似乎是力量强大。虽然这样,但是他自己所说的力量,不过是在内倚仗他自身的勇猛,在外倚仗部众的强悍。至于说到倚仗河山,占据有利的地形,低下头向东看,监临控制天下,保持霸业的稳固,这才是所说的真正的力量,他本来就一无所知。因此轻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关中地区,在那里焚烧阿房宫屠杀秦国百姓来表现他的凶恶残暴,最后又把关中地区拿出来送给秦朝投降的几个俘虏,反而怀念那小小的楚国故土,把返回故乡视为莫大的荣耀。这只是见识短浅的人的度量,哪里值得有志于天下的人称道呢!后世数落项羽过错的人,说:项羽夺取了汉王的关中,背信弃义于天下,这是他灭亡的原因。唉!假使项羽无意称王天下,而仅仅是为了夺取汉王的关中,那么说他背弃了区区的信义,倒是可以的。假如他本来就有意于称王天下而夺取了关中,这是应该这样做的;只是他只知道夺取关中却不知道保有关中,这才是他灭亡的原因啊。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即可下载本试卷word格式完整版(免费、无水印)。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通过页面底部邮箱联系我们。

阅读全文
下载本文

相关文章

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09-22
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09-21
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09-20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高三开学大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09-19
江西高三开学大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中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9-19
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中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南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9-17
河南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热门推荐

写信开头的 Dear 后大写还是小写

2024-09-18
写信开头的 Dear 后大写还是小写

合格考一门不合格怎么办 有影响吗

2024-02-10
合格考一门不合格怎么办 有影响吗

高中读书心得感想800字左右实用精选3篇

2024-03-07
高中读书心得感想800字左右实用精选3篇

关于高考话题作文范文怎么写(精选15篇)

2024-01-10
关于高考话题作文范文怎么写(精选15篇)

句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句原文、翻译和赏析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

2024-04-26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

劳动节英语作文(通用65篇)

2024-05-10
劳动节英语作文(通用65篇)

登报恩浮图怀龙溪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登报恩浮图怀龙溪原文、翻译和赏析

不合格影响高考?2024年江苏合格考成绩2月28日可查!

2024-03-23
不合格影响高考?2024年江苏合格考成绩2月28日可查!

subject是什么意思_subject短语搭配_subject权威例句

2024-08-03
subject是什么意思_subject短语搭配_subject权威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