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袁枚作品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夜过瓜洲①
〔清〕袁枚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
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注】①夜过瓜洲:1759年作者赴扬州访友,途经瓜洲时写了这首诗。
1.依据题材,本诗可归入的一项类别是( )
A.咏物类 B.送别类 C.感遇类 D.行旅类
2.以下对本诗的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写景角度先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
B.远景近景层次井然,衔接巧妙自如。
C.视觉和听觉多感官结合,意在以静衬响。
D.有现实之景,也有联想之景,虚实相生。
3.这首诗是否适合选入《悲秋诗集》?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苔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日不到处”两句交代了苔的生长环境,及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努力生长的特性。
B.“也学牡丹开”一句运用拟人,表明青苔虽小,却也渴望展现出自己的美。
C.“随渠爱暖凉”,交代了他们喜欢温暖、或喜欢阴凉的习性。
D.“何物是斜阳”是青苔对红叶的发问,表明青苔想要从幽暗的环境中解脱。
5.这两首诗各自体现了青苔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就聘南闱舟中作①
袁枚
海气冲人愁未已,江风吹我出愁城。
满船秋色浑无赖,一路衣冠渐有情。
远岸潮平帆影直,中天月堕酒旗明。
短篷稳卧潼阳吏,不向前途道姓名。
【注】①袁枚乾隆七年外放江南县令,乾隆八年改任潼阳县令。乾隆九年秋赴江宁任江南乡试同考官阅卷。
6.本诗颈联化用了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 , ”。
7.袁枚《随园诗话》:“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纸 鸢
袁 枚
纸鸢风骨假棱嶒①,蹑惯青云自觉能。
一旦风停落泥滓,低飞还不及苍蝇。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棱嶒:指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
8.袁诗中的“纸鸢”和曾诗中的“柳”倚仗的都是 。
9.对两首诗歌中的字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袁诗首句中的“假”是对“风骨”的否定。
B.袁诗第二句中的“自觉”二字饱含讽刺。
C.曾诗开篇的“乱条”已经透出感情倾向。
D.曾诗中的“飞花”“日月”隐含作者之喜。
10.《纸鸢》和《咏柳》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两者的“同工”之处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中海棠所处的季节不同,但两诗都属以海棠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元诗末句的“生红”指花蕾鲜润欲滴的红色,与第二句中的“胭脂”相呼应。
C.元诗中的海棠虽殷勤呵护仍不免经露零落,袁诗中的海棠则绽放得娇艳多姿。
D.袁诗写海棠的“娇红窈窕”外,还写了海棠的清香,元诗则对花香没有涉及。
1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创作旨意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夕阳
【南唐】李中
影未沉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
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落日
【清】袁枚
落日金盘大,遥山未敢吞。
松根明细草,天外表孤村。
似写衰年意,频惊旅客魂。
今宵新月好,未必便黄昏。
13.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后的傍晚,夕阳把水面映照得一片通红,大雁掠过天边,寻找栖息之所。
B.赶考的举子在驿路上匆匆前行,而路旁的槐花则在夕阳的余晖中悠闲自在。
C.“金盘”“未敢吞”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夕阳即将落山时的雄浑壮观。
D.在落日的余晖中,松根向细草表明着心声,天边的村庄被映照得格外分明。
14.两首诗都写夕阳,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箴①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③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务。
B.《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相如压倒。
C.《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D.《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
16.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写其“小”与“柔”,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审美焦点是外表美和实用美。
C.袁诗说苔花在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
D.“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18.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还各有什么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注】①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共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②吹箫客:刘向《列仙传·萧史》中记载萧史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升天仙去。苏轼《赤壁赋》亦有:“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中的“秋渺渺”“荻纷纷”“乌鹊寒声”等描写内容可以推测出,诗人登临赤壁的时候恰逢深秋时节。
B.“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这两句诗详细描写了赤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开篇即气势逼人。
C.“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两句表明,诗人站在拥刘贬曹的立场上,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
D.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追忆赤壁之战后引出眼前的赤壁之景,追忆中展开历史故事与眼前之景融合。
20.尾联所用的典故“乌鹊”出自教材中哪位诗人的哪篇传世诗文?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居所。
2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诗的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人类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人间的“银河”运用的是借喻手法。
B.对唐玄宗命杨玉环自缢的历史事件,历代诗人多有题咏,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袁诗缅怀历史,对杨贵妃的惨死和唐玄宗的悲思寄予深切的同情。
C.李诗起始两句用《长恨歌》“夜雨闻铃断肠声”诗句本意,而略加扩展。“淫雨”表示久雨,用“乱铃声”表示明皇在经过栈道时的心情。
D.李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抽取其中的一个片断,为后面的议论定下了基调。
22.两首诗歌都是诗人读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所抒发的感慨,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分别从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和诗人抒发的感慨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马嵬坡
【唐】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①又何人。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②上多。
【注】①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②长生殿:帝王帝后之寝殿。
2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咏史诗都是用事作典,借古抒怀,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B.郑诗把亡国之君陈后主与唐玄宗并举,可见玄宗“圣明”无几。
C.郑诗对玄宗直接讽刺,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
D.袁诗前两句是《长恨歌》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比照,后两句是“石壕村”与“长生殿”比照。
24.两首诗都以“马嵬”为题,请简要分析两诗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赴官秦中二首① (其一)
袁枚
十年辞阙竟重还,一檄文书又赴官。
双履凫飞②朝汉远,五羊皮③少入秦难。
歌声旧爱伊凉④听,山色新添华岳看。
传说关中多胜迹,男儿须到古长安。
[注]①袁枚乾隆四年考中进士,外放知县,后辞官定居随园。因家中拮据,乾隆十七年再次出山,被分发陕西候补官缺。此诗即作于赴官陕西的途中。②凫飞:汉王乔典故,传说王乔有仙术,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朝见皇帝。③五羊皮:春秋楚人百里奚为虞大夫,虞亡,为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赎他,用为相。④伊凉: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
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竟”和“又”二字表现了作者因生活所迫而复出为官的深深无奈。
B.颔联运用的两个典故准确贴切,符合诗人赴官实际,突出路途的遥远艰难。
C.诗人听说关中名胜古迹众多,真心劝告有志的男子一定要到长安游历赏玩。
D.本诗在叙述方式上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相近,都用诗人自述的形式。
26.诗歌颈联描述了诗人赴官途中的所见所闻,请分析其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完成各题
独秀峰①
(清)袁枚
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27.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平铺直叙,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显示出作者独特的构思匠心。
B.诗人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为何处处受伤害的悲叹,表达了一种既乐观向上又孤独寂寞的矛盾心情。
C.诗人先从远处遥望独秀峰,高峻笔直,再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前三联蓄足情势,为尾联的抒情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D.诗中“插”字用得妙,妙在化静为动,山由无到有、到直冲云天的过程被动态的呈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独秀峰的独特姿态。
28.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示儿①
袁枚
山上栽花水养鱼,卅年沈约赋郊居②。
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③。
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④。
阿通词曲阿迟画,都替而翁补阙如。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81岁时。②沈约:南朝文学家,曾作《郊居赋》。诗人三十多岁时购置随园,开始了郊外生活。③唾余:唾液之余,喻人的只言片语。④乘除:人或事物的消长盛衰变化。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中,诗人以沈约自比,概述了自己曾经经历的闲适的郊居生活。
B.诗歌第六句中,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
C.尾联中,诗人赞扬了儿子们在词曲、绘画方面的长处,并为此感到高兴。
D.诗歌首尾联均以叙述为主,诗中虽使用了典故,但整体诗意仍较为浅显。
30.在学习与诗文创作方面,诗人给儿子们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钱
袁枚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
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
[注]①姹女:少女。东汉灵帝刘宏母永乐太后好敛财,京城有童谣:“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②铜山:汉文帝曾赐宠臣邓通铜山,让他自铸钱。景帝时,邓家财被抄没,穷饿而死。
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将钱拟人化,以“君”相称。首联说日常生活“动辄烦君”,让“我”很发愁。
B.有钱要会用,不谈钱不一定就是真正清高,这种对世态人情的分析有道理。
C.嗜钱如命、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是要不得的,前车之鉴,人们应该吸取教训。
D.颔联叙述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金钱观;颈联运用典故,具有一定劝世功效。
32.诗歌尾联有何含意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箴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注】箴:规诫。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
3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典邹阳、枚乘二人虽创作迅速,却不敌司马相如辞赋用力之深。
B.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迟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C.说理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作诗的道理服务。
D.这首诗是为规诫诗者而作,没有刻意进行过度雕琢,却能于简淡中见哲理。
34.诗的后两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作诗有什么样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连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袁枚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于作此诗七年前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3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秋夜”本已凄冷,而所访者又是“秋士”,即暮年不适者,暗含诗人的失意落寞。
B.颈联两句虚写,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嘹亮的笛声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展现了借园主人吹笛技巧十分高超。
C.尾联照应首句,写诗人与“秋士”相逢,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四周显得格外宁静,衣襟被清露沾湿而不觉。
D.本诗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却无一句直接表达此意,体现了袁枚“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的诗论理念。
36.请简要赏析名句“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的艺术技巧及其蕴含的复杂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荆卿里 清代 袁枚
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我头入虎狼。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
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
荆轲山(其二) 清代 尹礼
豪气无论剑不疏,祗缘生劫一筹迂。
图穷即断秦王首,千载应传好丈夫。
37.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首联的“水边”是指燕太子丹与众宾客送荆轲入秦行刺至易水而别。
B.袁诗的颈联写诗人思贤生情,诗人为荆轲着素默哀,表达自己的情感。
C.袁诗末句中的“刺”字形象地写出“乱山”山势的陡峭、高耸,且赋予“乱山”以人性。
D.尹诗第三句写荆轲动作敏捷,办事果敢,高度赞扬了他是一个英雄人物。
38.两首诗对荆轲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9.对这两首诗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取材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事。
B.两诗立意亦相同,都是归罪杨贵妃。即“女人祸水”之意。
C.在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生离死别,并不值得特别同情。
D.在立意上,李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
40.对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写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属格律诗。
B.袁诗属古体诗;李诗属近体诗。
C.两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除用典外,李诗还运用了对比修辞格,袁诗还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小题。
长恨歌[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马 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 嵬[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1.对以上三首诗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首诗中,①诗为古体诗,由标题《长恨歌》即可看出为歌行体,②③诗为近体诗。
B.①②③诗均为近体诗。
C.①③诗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①②③诗均为古体诗。
42.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
B.在立意上,①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C.在立意上,②诗认为李、杨二人的生死别离和民间的疾苦离情都值得人们同情。
D.③诗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43.对这三首诗的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②诗用“银河”来比喻夫妻离散。“石壕村”、“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③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宗还不如普通人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
C.③诗和②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语句,立意也是相同的。
D.《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味。
答案:
1.D 2.C 3.首联“一声语”“两岸秋”勾勒出一幅空旷苍茫的景象,略显寂寥。但作者并没有沉浸于此,颔联将沿岸芦花飞絮想作飘散船头的漫天飞雪,空蒙而又灵动,使原本孤寂的行程平添新奇的感受;颈联转向对诗人内心和行为的描写,“乘潮去”“夜不收”不仅没有流露丝毫悲伤,反而在快行的轻舟上展现出诗人乘兴而行的洒脱姿态;尾联明月当空映照,一个“出”字将先前的孤寂感一扫而尽,画面一下子开阔明朗起来。整首诗感秋而不悲秋,不适合收入《悲秋诗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由题目“夜过瓜洲”可知,这是一首羁旅诗作,由“霜雁”“烟江”“船”“孤帆”等意象可知,本诗表达一种羁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漂泊感。故应属于“行旅类”类题材。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C.“以静衬响”错,本诗以静景描写为主,雁叫声是以动衬静。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意境情感的能力。
首联“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一声语”写的是声音,“两岸秋”写的是视觉景色,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幅空旷苍茫的景象,使得画面立体可感。
颔联“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描写沿岸芦花飞絮犹如漫天飞雪,空蒙而又灵动,“三十里”为想象之景,写出了秋的空旷苍茫,画面辽阔,意境宏阔。
颈联“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虽“孤帆”略显孤独,但写出了乘舟而去潇洒自由之态;
尾联“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苍茫”天地间本显寂寥,“明月出”,“出”字阔开意境,写出了明月映照之下的明朗感受,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由此可见,整首诗虽描绘秋景,感秋而不悲秋,不适合收入《悲秋诗集》。
4.D 5.①其一的青苔自信、自强、乐观。苔花虽然渺小,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却不自惭形秽,要像华丽的牡丹一般绽放,努力展现自己的风采。②其二的青苔安然、自适、随性。红叶喜暖,青苔爱凉,都出自它们内心的选择;青苔生于阴凉之地,不知斜阳为何物,在对红叶的反问中,流露出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明青苔想要从幽暗的环境中解脱”错误,青苔本来就喜爱阴暗的环境,作者此句是为了表达各有各的喜好,阳光未必是它的追求,如此询问只不过是一点好奇,并不是渴望解脱。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第一首中,“白日不到处”,苔虽然白天照不到太阳,“青春恰自来”,但它依然保有青春的精神,自信,执着,坚强。“如米小”“学牡丹开”虽然苔花极小,但它依然学牡丹一样,极力绽放自己,展现自己的美,一点也不因为照不到阳光而气馁,也不因为小而羞惭,可见它是自信、坚强而乐观的。
第二首中的苔“随渠爱暖凉”,适应环境,安然自适,红叶爱暖,青苔爱凉,苔并不因为看到太阳而抱怨,询问红叶“何物是斜阳”也不过是一份好奇,并无渴求阳光的强烈愿望,可见苔随性自然、不违反天性的态度。
6.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7.①首联诗人“出愁城”仍“愁未已”,连用两“愁”,表达了诗人离家时内心复杂的愁绪。
②颔联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秋色无情人有情,诗人的愁绪也因此逐渐缓解。
③尾联“稳卧”“不向前途道姓名”表达诗人虽知前途难卜仍洒脱淡泊的心志。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以及识记常见古诗词的能力。
颈联“远岸潮平帆影直,中天月堕酒旗明”,描绘了诗人此时在江面上所观之景,其中“岸”“潮””“帆”等意象的塑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句,当是化用。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首联“海气冲人愁未已,江风吹我出愁城”意思是江面上的风迎面吹拂,引发了我无限的愁思,甚至一直到我离开这座愁城,仍未消散。诗人说城是“愁城”,且“愁未已”,极言愁之多,之深,连用两“愁”,表达了诗人离家时内心复杂的愁绪。
颔联“满船秋色浑无赖,一路衣冠渐有情”意思是满船的秋色让人百无聊赖,行程中渐渐和朋友产生的情谊。本句以“满船秋色”的无情,衬托了“衣冠”的有情,诗人的愁绪也因此逐渐缓解。
尾联“短篷稳卧潼阳吏,不向前途道姓名”意思是我还是安稳地卧在短篷船中,自是不必过问前程。“不向前途道姓名”,诗人明知前途难测,但仍然“稳卧”,表现出了诗人洒脱淡泊的心志。
8.风 9.D 10.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所咏之物都是借他人之势,得意忘形,作者都对此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和批判,并严正警告他们不会永远得意下去,终有一天会受到打击。两首诗都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仗势得志的小人的批判和警告。
【解析】8.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本题问的是“袁诗中的‘纸鸢’和曾诗中的‘柳’倚仗的都是什么”,纸鸢就是我们熟悉的风筝,这个不用解读诗意便可才知一二,倚仗的当然是风了,结合文本相关诗句也能判断,比如“一旦风停落泥滓”,意思是风停了便落到泥土中了,显然告知我们的是纸鸢只有倚仗风才能飞扬“青云”(天空);关于柳,联系生活不好确定,应该结合诗文相关句子,比如“倚得东风势便狂”,意思是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但答案不能写“东风”,因为题干问的是“都”倚仗什么,应该找出共同点,自然是“风”。所以要做好此题,审清题干要求,读懂诗词内容是关键、前提。
9.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以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题是对作品内容、主旨(情感)、结构、手法等综合赏析能力的考核。本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是选择错误的还是正确的,然后要注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结合作者,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曾诗中的‘飞花’‘日月’隐含作者之喜”,情感解读错误,并非喜悦。相关诗句是“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意思是: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可见诗人的情感态度为对柳树的嘲讽、贬抑、批评。以“不知”一词,对柳树加以讽刺。意思是说,柳树试图想用柳絮把天日遮住,殊不知到人间还有清霜降临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不正是柳叶凋零之时吗?这两句依旧紧扣柳树的特点,以柳絮纷飞来比喻势利小人妄图蒙天蔽日的行径;以天地间的清霜喻指人间正气;以清霜摧残柳叶的自然现象暗写邪不压正的真理。咏柳而讽世,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可见对于被利用的“飞絮”以及象征正义却被蒙蔽的“日月”,并非喜悦。
故选D。
10.本题考查比较鉴赏的能力,要做好此题需要学生具备翻译诗句,解读情感的能力,还需要准确判断写作特色、艺术技巧,以及独具匠心的构思等。
首先审读题干: 《纸鸢》和《咏柳》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两者的“同工”之处做简要分析。此题干包含两问。其一为归纳总结,其二为解析原因,即结合诗文寻找论据。
手法上:两首诗的意象“纸鸢”和“柳”都具有象征比喻义,这种方法在古诗文中专有称呼叫“托物言志”。
内容上:两首诗所咏之物都是借助风力有所成,比如“蹑惯青云” “倚得东风”,两首诗写作对象都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得意忘形,比如“自觉能”“势便狂”。
主旨上:作者都对诗中意象持讽刺和批判,并严正警告他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自己,否则不会有好结果,终有一天会受到打击。
手法上:两首诗都把情感寄托于自然物象,属于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仗势得志的小人、权贵的嘲讽和警告。
【注意】知人论世: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江右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清人袁枚,官场看得透,情场吃得开,诗艺为一时领袖,更兼美食家。这样的人,真堪称新时代公务员的卓越代表。
译文:身居官场的轻薄儿,每每自觉其能,摆谱儿拿架子,一派牛气冲天不可一世之状。而一旦政治气候突变,无风可乘,或是牵着他们的那根线忽然被剪断,这些平日里惯作假大的主儿,便一副可怜相,连逐臭的苍蝇也不如了。作者说掉到了地上纸鸢还赶不上苍蝇,那意思是很明白的,是在说“纸鸢”式“人物”就尤为叫人厌恶鄙视了。
袁枚在随园中,得养天年。他吟诗弄风月,做菜列食单,看似不问政治,官场的道理,却琢磨得门儿清。
袁枚的《纸鸢》和曾巩的《咏柳》一个具有鄙夷权贵的意思,一个具有讽刺权贵的意思。
《咏柳》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11.C 12.①元诗借物说理,通过对含苞欲放的海棠花蕾的怜爱,告诫儿辈要珍惜如花蕾般美好的青春时光。(或咏物抒情,表达了对岁月不拘、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
②袁诗托物言志,作者借对秋海棠独含秋气、清香袭人的赞美,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海棠虽殷勤呵护仍不免经露零落”错误。诗句“殷勤留著花梢露”的大意是:一定要把海棠花梢上的露珠留住,倘若把那美丽的红色滴下来就真要为春天而感到可惜了。可见不是指海棠,而是指海棠花梢上的露珠。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从“胭脂浓抹蜡痕新”可以看出诗中的海棠都是新叶脆嫩,含苞未放;从“殷勤留著”“可惜春”可看出,元诗借物说理,或者咏物抒情,表达了对岁月不拘、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由此叮咛“儿辈”们要珍惜青春时光。。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写暗中有秋海棠的的清香袭来,这种清香不是幽居的人是不知道、不理解的,赞美了秋海棠的内在淡雅的美,也写出幽人淡雅的气质,作者袁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秋海棠的淡雅清韵之美,表达自己隐逸淡泊、保持自身精神气韵的情怀。
13.D 14.①李诗寄托了举子天涯羁旅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②袁诗表达出对年华逝去,羁旅漂泊的伤感;从落日黄昏的伤感中释怀的乐观。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松根向细草表明着心声”错,此处应理解为松树下的细草都可以看得清楚分明。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写了落日照着雨后的水面,天边的征鸿等,这是雨后的景象。夕阳西下,赶考的举子在驿路上前行,“销魂”说明举子羁旅在外,漂泊天涯,抒发内心的孤独之感。此时看到路边的槐花,悠闲自得,想到自己的漂泊,诗中用“不回首”来抒发举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似写衰年意,频惊旅客魂”,抓住“衰”分析,年华易逝,已经达到“衰老”的程度了,用“旅客”写自己,抒发羁旅漂泊之感,且用“惊魂”来写,更能突出伤感的程度。
“今宵新月好,未必便黄昏”,写今宵的新月带给人另一种感觉,落日之后,还可以欣赏美好的新月,不一定全是黄昏的伤感。也就是最后,诗人内心的悲伤情绪得以消解,获得了乐观的情绪。
15.D 16.不矛盾。第一首诗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第二首诗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因为灵感的产生必须有平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因为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错误,应该是“道出了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的能动关系”。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思想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箴作诗者》
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并即以历史事实来说明。
颔联是两句议论,紧承上联,正面表达观点。上句言诗与其多而粗,不如少而精。下句言不率易落笔,能反复推敲者才是真正有才的人。
颈联连用两个比喻,在内容上承上启下。角是古代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其声音调很高,但奏之不易;昙花很美,又被看作祥兆,但它很少开,即使开了也因时间短而很少让人看见。两句都比喻好诗不容易得到。因“非易奏”故需多练,因不轻开故需耐其迟。
尾联又用了一个比喻,伸足了“非易奏”而需多练之意,也点明了贵少耐迟所能达到的境界。
可见《箴作诗者》中,诗人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不能急于求成。
《遣兴·其二》
诗的意思是: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做出好诗。这种创作是没有老师的,凭借的只是瞬间的灵感。夕阳、花草这样的普通景色,都会因为灵感触发下的灵活运用而成为绝妙的诗句。
可见《遣兴·其二》中,诗人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
两首诗歌所表达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分别适用于诗歌创造的不同阶段。
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好诗来之不易,就算是再有才华的诗人,对于写诗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好的诗歌的诞生需要的是时间和感情。时间是指诗人不能急于求成,要舍得花时间去琢磨;感情是指,对于自己所写的诗,要付出真情实感,诗歌应该作为诗人的爱好而不是炫耀的谈资。
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每一个诗人所写的诗歌总是脱离不开自己的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所以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
17.C 18.《咏牡丹》主要运用对比和抑扬结合的手法,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鄙视。《苔》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苔花自强精神的赞美。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 “在夜晚”错,“白日不到处”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并非晚上。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咏牡丹》“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这两句写枣花先写其“小”,后写其能“成实”;写桑叶先写其“柔”,后写其“解吐丝”,运用了欲扬先抑。这是从实用的角度上赞美枣花和桑叶。“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这两句是批判牡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这样形成实用与外表的强烈对比,突显对牡丹的鄙视。
《苔》“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如米小”运用比喻,写出苔花之小;“学牡丹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苔花人的性情、品质,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19.B 20.(1)“乌鹊”出自曹操《短歌行》。(2)尾联的意思是说,我这次来赤壁并没有带着吹箫的友人为伴,所以只能听到安静的夜里有乌鹊在凄凉啼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也暗含着得不到英明君主赏识、才华无法施展的失落抑郁。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B.“详细描写”错误。本联属于概述,是概述的当年赤壁大战以及这次战争的意义。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情感和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第一问:教材中有曹操的《短歌行》,其中的诗句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第二问:描述尾联需要结合尾联的意象,把我尾联的关键词,“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中,“共”是一起,由此翻译出第一句意思是:我此次孤身一人前来赤壁,并没有携带能够吹箫的客人(可以联系苏轼的《赤壁赋》进行分析);“寒声”写出乌鹊的鸣叫声比较凄凉,“闻”是听到,“静夜”强调夜晚环境的宁静,由此翻译出第二句的意思是:在这宁静的夜晚听到了乌鹊凄凉的鸣叫声。无人相伴、环境宁静、鸟鸣凄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孤独之感。乌鹊无枝可依,喻示着诗人自己不得重用,因此尾联又传达出诗人志不得伸、才华无人欣赏的郁闷无奈。
21.B 22.
表现手法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袁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进行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进行对比。
袁诗批评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许许多多像“石壕吏里夫妻别”一样的百姓痛苦之泪水远比帝王爱情悲剧之泪水流得多,突出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李诗谴责了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袁诗缅怀历史,对杨贵妃的惨死和唐玄宗的悲思寄予深切的同情”错误。从“人间亦自有银河”可知,诗人认为普通百姓也有像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一样分离的悲剧。诗人把目光投向人间“银河”,是关怀苍生的体现,可见袁枚不同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故选B。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袁诗中“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句,把唐玄宗、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作者认为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马嵬事变,恶果自食,不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倒是劳动人民。袁诗批评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许许多多像“石壕吏里夫妻别”一样的百姓痛苦之泪水远比帝王爱情悲剧之泪水流得多,突出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作者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李诗“乱铃声里倍沾襟”“自是君王不动心”句,“倍沾襟”与“不动心”进行对比,李隆基“夜雨闻铃断肠声”,写成《雨霖铃曲》以寄恨,但是当时军中死去的并非贵妃一人,死了那么多人,君王却丝毫也没有怜惜他们,更没有为他们而难受过。诗人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进行对比,谴责了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
23.C 24.郑诗肯定唐玄宗是圣明天子,因为他虽然与杨贵妃难舍难分,却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作出了“要江山不要美人”的决定。但当干戈逼迫之际,作者对帝妃情事,又寄寓了同情。袁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解析】23.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直接讽刺”错误,“圣明天子”把唐玄宗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隐含有委婉讽刺意。
故选C。
24.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郑诗“云雨难忘日月新”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肯定了玄宗牺牲爱情的做法。“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欣喜与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云雨难忘”正说明了当初赐死杨贵妃是需要勇气的。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袁诗全诗两组比照:一组是《长恨歌》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比照。这一比照,不仅批判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而且突出了人间牛郎织女才值得同情。第二组是石壕村与长生殿比照。石壕村是人民群众的材落,长生殿是皇帝贵妃的夜殿,这一比照,暗示出村里泪是殿上人造成的,马嵬事变,恶果自食,不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倒是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首诗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后两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注意】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诗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 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25.C 26.①表现了作者对秦中人文风情与自然风光的喜爱,能含蓄形象地表达出到秦中为官的欣慰。②与上联叙写行程艰难形成转折,使情感不拘于无奈忧愁;为下联写立志为官秦中做情感铺垫,让情感转变更加自然。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真心劝告有志的男子一定要到长安游历赏玩”错误,“传说关中多胜迹,男儿须到古长安”,因为诗人前往的地方是汉唐故都长安,不禁豪情奔放,而发出“男儿须到古长安”的感慨,而不是“要到长安游历赏玩”。
故选C。
26.此题考查把握诗歌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回答某句在诗中的作用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全诗的主题出发,指出该句所用手法及其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意思”两方面的作用;有时还需结合该句在诗中的位置以及声、色等方面考虑。此诗即作于袁枚赴官陕西的途中。此时的袁枚对赴官还抱着喜悦和憧憬,因所前往的地方是汉唐故都长安,不禁豪情奔放。辞阙十年,重返京城;一檄文书,分发陕西。叙完赴官秦中的缘由,再借“凫飞”和“五羊皮”两个典故写自己前往秦地上任,离京城越来越远,离秦地越走越近。随着离秦地愈近,诗人的心情也愈发忐忑。诗人因养家的压力需再次出山做官,而又畏惧做官繁难向往自由的矛盾心绪流露出来。但毕竟能够赴官秦中还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诗人想到自己以前喜欢的伊、凉曲调就是出自盛唐时期的长安,这次去秦地一定可以大饱耳福;又想到自己“一生好入名山游”,去秦中赴任,可以饱览西岳华山的壮丽景色。更令人欣喜的是传说关中胜迹如云,可供游赏,诗人不禁发出如此的壮哉豪言:“男儿须到古长安!”袁枚运笔如画,流动着诗人感情的波涛,隐含着赴任秦中的向往愉悦气氛。尤其是尾联“传说关中多胜迹,男儿须到古长安”,脍炙人口,成为历代咏长安的名句。“歌声旧爱伊凉听,山色新添华岳看”,意思是自己以前喜欢的伊、凉曲调就是出自盛唐时期的长安,这次去秦地一定可以大饱耳福;去秦中赴任,可以饱览西岳华山的壮丽景色,含蓄形象地表达出到秦中为官的欣慰。结构上与上联“双履凫飞朝汉远,五羊皮少入秦难”叙写的行程艰难形成转折;同时为下联写立志为官秦中做情感铺垫,让情感转变更加自然。
【注意】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7.B 28.作者的处境——像独秀峰一样孤独(孤立)。
作者的心境——有恪守正直秉性,甘愿特立独行,不因孤独而伤感,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坚毅;有对人生境遇的微微怨嗟。
【解析】27.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人生为何处处受伤害的悲叹,表达了一种既乐观向上又孤独寂寞的矛盾心情”错误。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故选B。
28.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境”,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这首诗极言独秀峰孤兀参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的处境——像独秀峰一样孤独(孤立)。作者先写从远处遥望独秀峰,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剑,高峻笔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却远不如这一峰雄伟奇特。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
前三联蓄足情势,尾联水到渠成抒发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的感慨。有对人生境遇的微微怨嗟。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写出了诗人有恪守正直秉性,不因孤独而伤感,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心境等。
29.B 30.①读书学习要学会做笔记。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②创作诗文要有创新意识。作诗文时,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总是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创见与新意。③建议儿子们不要从事考据工作。
【解析】29.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错误,诗歌第六句紧承第五句而写,这两句的大意是:因为人事富有变化,不能太过拘泥于考据,否则作诗就会丧失灵动与自我。
故选B。
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并翻译诗歌,理解诗歌各联所写内容,结合关键字词、抒情句、意象等分析作者情感、作者对待学习和诗文创作的态度。
“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句意为:读经史典籍时要将重要的东西提炼出来并写成笔记,写诗文最忌讳的是接人家的“唾沫星子”,要有自己的创意。据此可以概括出:读书学习要学会做笔记;创作诗文要有创新意识。
“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句意为:三代以前的东西因为世事变迁是无法准确考证还原的,因为每一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往往乘除加减变幻无常。据此可以概括出:建议儿子们不要从事考据工作。
【注意】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31.D 32.第一问:“我”希望自己的苦口婆心能上奏天庭,让天帝降下一个为民致富的人才来。第二问: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百姓都富裕起来的美好愿望。
【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本题D项,“颔联叙述描写”错误,颔联“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是说“懂得用钱何尝不是好人才,绝口不提未必就算真清流”,表达方式应为“议论”。
故选D。
3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
本诗要求是“诗歌尾联有何含意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歌尾联是说我想把这番心意向天诉奏,请在普天之下多设富民侯。钱可养人,又可害人。随园主人以慈母般的心肠向天祈求,希望九州大地的千家万户都富裕起来,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表达了诗人盼望天下百姓都能富足的美好愿望。
【注意】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33.B 34.(1)含意:清角音调较高,不易吹奏得好,优昙花好,不会轻易开放;要知道极乐神仙的境界也大多是从苦难之处修炼得来的。(2)建议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
【解析】33.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错误。颔联“物须见少方为贵”一句写物以稀为贵,通过事物的普遍道理来说明诗歌同样以稀为贵,并不是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选项赏析不正确。
故选B。
34.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时,要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诗歌的颈联用“清角声”和“优昙花”比喻好诗,写清角声虽然清亮高昂,却不是谁都能演奏出的,昙花虽美丽脱俗,但从不轻易开放,说明了好诗也如“清角声”和“优昙花”一般,需要精雕细琢、水磨工夫才能成就;诗歌的尾联则写需要知道那种极乐神仙的境界,都是经过多重磨难而修炼到达的,说明了写诗如果想要达到高深绝妙的境界,也需要经过不断的打磨和修改。诗歌的后两联共同说明了要想写得好诗就必须下苦功夫的道理。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注意】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要领:抓住诗题,抓住关键词,抓住题材类型,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抓住典型意象,抓住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感情。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35.B 36.(1)视听结合,幽凉的月色,令人沉醉的笛音,有如临其境之感;(2)炼字精妙,用一“凉”字,既写出了月光清寒,也流露出诗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感伤,极富表现力;(“双关”亦可)(3)情景交融,笛声在清冷的月色中更添凄怨,吹笛人的不遇之伤(不得志、不被赏识的感伤)尽融于景中。
【解析】35.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 两句虚写”错误,这两句主要是实写,写了笛声和藕香。故选B。
36.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句中“凉”“月色”“一笛”从视觉、触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有如临其境之感;“凉”字,一语双关,表面写月光清寒,结合注释“于作此诗七年前辞官”可见,实际表达的是诗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凄凉,极富表现力;整句以清冷的月色写作者不得志、不被赏识的感伤,借景抒情。
【注意】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37.D 38.相同:两首诗都赞美了荆轲的精神和壮举。不同:袁诗赞美中重同情,将刺秦失败归因为“匕首无灵”;尹诗赞美中重批评,认为荆轲“生劫”秦王的想法是“迂腐”的。
【解析】37.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尹诗第三句写荆轲动作敏捷,办事果敢”错误,从诗中来看,“图穷即断秦王首,千载应传好丈夫”,由“即”“应”二词来看,尹诗第三句是诗人假设如果荆轲在地图全部展开的时候就出其不意举匕刺秦王,并非是事实。故选D项。
3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两首诗对荆轲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这是借助比较的方式来考查诗歌的情感,要求“求同辨异”,这种比较鉴赏题,对于诗歌来说,一是内容(意象、画面、情感、态度等),二是形式(结构、章法、技巧、语言特点等)。本题的比较,指向很明确,是就对荆轲这一人物的评价作比较。这就需要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出评价语。一是第一首诗尾联,一是第二首诗的第二句,这是辨异的关键。然后结合评价语分析梳理后找出异同即可。从第一首诗中“生戴我头入虎狼”“力尽自堪酬太子”“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和第二首诗中“豪气无论剑不疏”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歌都赞美肯定了荆轲刺秦的豪气和壮举,这是两首十二的共性;从第一首诗“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荆轲的同时又包含对荆轲的同情,同时把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到“匕首不灵”上;从第二首诗“祗缘生劫一筹迂”来看,诗人在赞美荆轲的同时又指出荆轲“生劫”这一想法的迂腐,这是对荆轲的批评。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注意】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39.B 40.B
【解析】3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这两首诗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诗歌的选材立意,主要指向主旨情感。B项,“两诗立意亦相同”错误,两诗立意并不相同。袁枚的《马嵬》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后两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李商隐的《马嵬》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尤其最后两句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
4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写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这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形式的把握。B项,“袁诗属古体诗”错误,这是对诗歌体裁的分析有误,从诗歌的形式来看,袁诗为七言绝句,也属于近体诗。诗歌从音律的角度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41.A 42.C 43.C
【解析】4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常识,近体诗有较严格的句数、字数、音韵、格律限制,古体诗则没有,三首诗中,①诗为古体诗,由标题《长恨歌》即可看出为歌行体,②③诗为近体诗。
4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②诗第一句“莫唱当年长恨歌”的意思“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的“莫唱”来看,并没有肯定李、杨二人之意。
4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项“③诗和②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语句,立意也是相同的。”表述错误,二者立意并不相同。③诗重在讥讽、指责唐玄宗,②诗则意在表达应关心、同情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