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5.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6.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16.诗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写得既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手法2分,分析2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注意通过人物的行为分析人物的形象,先答出特征,然后具体的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是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16.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比喻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的解释,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是比喻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