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滨死而得更生者 滨:水边
B.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饬:恭谨
C.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踣:跌倒
D.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器:重
A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A句出自《元史·丘处机传》,该句的意思是:面临被杀而得救的。滨,面临的意思。如果将提供的意思放入语境,句中而前后内容就矛盾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A项中,滨,作为名词“水边”放在此处就不通,且句中前后也前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