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却常有反常识的现象出现,所以我们越来越觉得,在今天,反常识才是新的常识。
很多时候,显而易见的论断和方案,会被现实证明是错误的。所谓“常识”,一般被理解为普通知识,也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当然也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事实上,很多今天在我们看来是“常识”时,最初都是“反常识”。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常常在历史中上演,甚至还上演了许多悲剧,比如哥白尼的学生布鲁诺,因为发展了“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说”等,被教会处以火刑,烧死在罗马的百花广场。
1998年,有“小世界网络之父”之称的邓肯瓦茨和他的老师史蒂夫斯托加茨提出了“小世界网络”理论。邓肯瓦茨指出,常识的矛盾在于,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也会削弱我们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于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经济系统而言,往往并不“易见”其真实面貌。当我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慎重地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时,也往往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利用好对于已发生之事的认识和经验,为现在的认知和决策提供依据呢?邓肯瓦茨的答案就是“反常识思维”。
当然,反常识不是事事反常识,而是在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打破惯性思维,突破认知边界,从而认清真相或寻求突破。
自古怀疑是成功的一个关键部分。因为没有怀疑,尽信“常识”则会压缩自己的思想认识,使人固步自封,只能追溯前人的辉煌,而无法种植后人的绿荫。福尔摩斯曾说:“把一切可能的都去掉,剩下的最后认为不可能的往往就是事情的真相。”华夏先辈也说:“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些,如果你不大胆去想,去质疑,怎么能够打破先人的桎悎呢?
所以我说“反常识才是新的常识”,只有怀疑,实践,创新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味的相信“常识”,只会让我们原地踏步,所以请大家拿着“大刀”砍向荆棘,让“常识”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