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扬州市高邮中学、仪征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江苏省江都中学、江苏省高邮中学、江苏省仪征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5月联合测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元代的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米芾等人,南宋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画的文人画,但它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画”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元文人画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本是作为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把“形模”放在非常次要地位。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样一种美学指导思想,是宋画主流所没有的。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礼器和金文小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的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元代名画家名书家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
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宋人开始了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深受老庄哲学及禅宗哲学的影响,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中使人的情感与性灵尽情显露,因此山水画作的“情”与“境”成为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
唐代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山水画从五代至宋元时期便开始接触到“意境”的问题,五代时期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有“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之语,这可视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
至“元四家”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意境说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画都明显地流露出了主观意象的表达,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空间境象的真实更多地具备了“意造”的成分,有意识地以意造境,物象与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使意境得以充分表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象。几十个峰峦,数十棵树木,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王蒙的《具区林屋图》用笔老辣朴质,树石杂生,波光粼粼,给人以置身世外的感觉。
《富春山居图》局部图
明清时期山水画的意境仍趋于主观。明代形成了以禅喻画的理论观点,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也有了一定的禅意。清代的石涛大力提倡“笔墨当随时代”,使意境的表现具有了多样性,对近、现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历代文人、画家对“意境”的含义作了很多较为精辟的论述,如:评价唐代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清代笪重光的“实景、真景、神景”意境论等。近现代的理解更是多元,李可染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和诗的境界。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意境的实质就是一幅山水画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能引人入胜、情景交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课题和最高追求,画家心中的“情”决定着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更决定着“境”的显现。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摘编自王保安《山水画的“情”与“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代的文人画不注重审美客体的形似与写实,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气韵生动”这一人物画标准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
B.线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从原始陶器纹饰到青铜礼器纹饰,从中国人物画中的“铁线描”“吴带当风”到中国的书法艺术,都体现了线条的美。
C.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人;随后五代至宋元时期,荆浩、郭熙等也触及了山水画的意境问题。
D.“情”和“境”是评价中国传统山水画品格的重要标准,是构成意境的要素,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追求,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丰富,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文人画即山水画。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人物画,元代画家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则为山水画。
B.元代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了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据此可知,苏轼表兄文与可在洋州任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应该不属于文人画。
C.“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瘤”为籀文,是一种汉字形体,“八法”即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赵孟頫借此阐述了书画相通的观点。
D.中国画有画上题字作诗的现象,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增加审美因素。古人评价唐代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先分析了中国文人画的确立时间,接着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对元代文人画特点的论述,每个特点的分析均以宋画为参照,于对比论证中得出结论。
B.材料二先提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评价标准,再阐述意境说的发展历程,后列举文人、画家的观点来说明“意境”的含义及实质,最后以意境的营造作结。
C.材料一引用《艺苑卮言》中的话语,论证了元代文人画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而不注重“形模”的特点,以“元四家”之一倪云林之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
D.材料一阐明“文人画”的确立时间,“大概”“似”等词,推测之中反见严谨;材料二论及意境说的进一步发展时,用“明显”“更多”用词准确,逻辑严密。
4.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理解。(4分)
5.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在一次大型画展上,某博物馆展出了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以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写出《富春山居图》推介语的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文本一:
快 嘴 王
李海庆
“快嘴王”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
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
旧社会牡丹江老道巷子这地儿,各色人等混杂其中,这说书场子更是囊括林林总总,没名没号的且不论,有头有脸的坐成了片,能把这么大个场子震得住,且让你的喜怒哭笑任由摆弄,非快嘴王莫属了。
快嘴王高挑个儿,人群中一站,本是高人一头,看官们坐在台下,又会矮人一截。仰头,伸脖,目不斜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
台下靠台子的地方摆了两排八仙桌,旁边摆着十来把太师椅,能坐在太师椅上听书的,自是老道巷子不一般的炮儿,是走黑道的走白道的且不论,人一屁股往那儿一坐,店伙计就会上前来,屁颠屁颠地给人家端茶倒水。
大耳周就是前排听书的常客。
大耳周坐下后,跷起矮粗腿,摇着纸折扇,时而喝下一口浓茶,时而冒出一句粗话,一把太师椅,硬是让他坐得地动山摇,吱吱直响。
大耳周在日本关东军当差,认日本人当干爹,背上背的匣子枪,就是日本人亲手送给他的。
而快嘴王一张嘴就是两样子的了,大耳周立马销了声,歪着胖脸,眯眼盯住快嘴王,竖起肥大的耳朵,生怕遗落了一个字。就有人传得非常邪乎了,快嘴王说书场子上讲过的段子,大耳周听过后,回去跟姨太太重述一遍,竟不差毫厘。
大耳周这异人之处是否真实,且不去考证,有一件事是确有其事
大耳周充当了日本人手底下的鹰犬,支楞着大胖耳朵四处探听消息,搜罗情报,把打听到的信儿,全盘汇报给日本人,因而博得了日本人对他的信赖,让他在关东军里挂了个衔。
大耳周成了老道巷子的土皇帝,只要手头一紧,随手把匣子枪往谁家的店铺柜台上一放,店铺老板就会麻溜儿地掏出银票来,且必须满脸堆笑,苦着脸还不成,啪啪两个嘴巴会让你哭不出腔来。
老道巷子这地儿,活生生地被搅成了一摊烂泥。
大耳周四处吃白食,偏偏独好听书这一口儿,他来听书,专挑快嘴王的场子。
快嘴王随意吐出一串儿话,钻进大耳周的耳朵,就会让大耳周稀罕得不得了——这快嘴王除了银票不会印,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啊,胸中皆智慧,腹内藏乾坤呢!
快嘴王说书的时候,满眼冒光,环视四周,独独不往大耳周那儿扫上一眼,权当大耳周坐着的地儿是白地。
这些天,大耳周不光自己听,还唤了自己的爪牙来听,说书场子本来就挤得慌,这一下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周遭散发着的汗臭味,久久挥之不去。
有一天,《曹刿论战》《伍子胥过关》《岳飞大战朱仙镇》——接连的这三个段子,一次又一次把说书场子推向高潮,看官们直呼过瘾,全力叫好。
就在看官们期待快嘴王会拿出更出彩的活儿的时候,却未再见到快嘴王的身影,竟不知其去向。一股股热浪之后,却瞬间退潮,大家未免落寞。
又让人咋舌的是,自快嘴王没了身影之后,大耳周在老道巷子也消失了踪迹。
老道巷子一下子没了两个人。
两个消息一好一坏,让人一喜一忧。
本是扑朔迷离的事儿,更添了些许虚无缥缈的猜想。有人说,快嘴王向东投奔了抗日联军,临走送大耳周上了西天;也有人说,大耳周是个耳朵贼拉灵的汉奸,探听到快嘴王和抗联军队有联系,便加紧了对说书场子的盯防,可毫无收获,未见快嘴王和任何人接触;更有人说,快嘴王把日本岗哨守卫松懈的消息在说书之时,加以描绘传递给接头人,又暗示自己身份让人怀疑,让接头人趁早脱险。
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
解放后,牡丹江地区文化站成立,第一任站长姓王,高挑个儿。有记者采访他,当年为什么要放弃说书场子去从戎 他只说了一句:国家这个大场子危急存亡,我岂可在一个小说书场子里苟且偷安……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文本二:
小小说从民间崛起,是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灵,是大众化的文体,是一种平民艺术。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使小小说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选自杨晓敏《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仙镇之战中,岳家军势如破竹,击溃金兵,大获全胜,所以快嘴王选《岳飞大战朱仙镇》展现了克敌制胜的决心。
B.民间传说伍子胥在东皋公的帮助下,更衣换装,混过昭关,所以快嘴王借《伍子胥过关》提醒接头人要“金蝉脱壳”。
C.长勺之战,鲁国士气高昂,率先出击,以弱胜强,所以快嘴王用《曹刿论战》传达“彼竭我盈”“敌疲我打”的信息。
D.“快嘴王”在国家危急存亡时不愿苟且偷安,放弃说书而从戎,所以《快嘴王》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歌颂和弘扬。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场采用渲染烘托的手法,不断蓄势,快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本张力。
B.小说中牡丹江老道巷子、说书场的杂乱环境和各色人物,是抗战时期敌占区的生活写照,体现了故事创作的时代性。
C.小说通过对快嘴王的外貌及其说书时动作、神态、语言的细致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丰满立体的说书人形象。
D.快嘴王在解放前突然不知去向,解放后化身文化站站长的情节,使故事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增强了艺术魅力。
8.“快嘴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9.请根据文本二的观点,分析文本一所体现的“平民艺术”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 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丞相【A】谬【B】其说【C】绌【D】其辞【E】请诸【F】有文学【G】《诗》《书》【H】百家【I】语者【J】蠲除【K】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皇可其议”与“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与妻书》)中“其”的含义相同。
B.“治离宫别馆”与“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谏逐客书》)中的“治”含义相同。
C.“持爵禄之重”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中的“重”的含义不同。
D.“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与“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中的“被”“以”都表被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斯审时度势,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文章。
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方等。
C.李斯的儿子娶了秦国公主,女儿嫁给了秦国公子,他认为自己位高权重,但不知该如何回报皇帝的恩情。
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没有正式确立太子,于是跟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4分)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4分)
14.请简要概括司马迁对于李斯的看法与“俗议”之异。(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6.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布局数千年变化不大。林黛玉进入贾府时,“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以明清标准,一射之地明确有130步,由此可知《阿房宫赋》中
“ ▲ , ▲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建筑之密。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 , ▲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 ▲ ”两句,抒发了金陵繁华不再、烟草依旧的感慨。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人物的语言是其思想性格的反映。只有那种恰如其分的语言,才能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艺术形象 ① 。《红楼梦》中写了大观园内外几百个人物,有的往往只有三言两语,但性格各异。
曹雪芹在表现人物个性的时候,往往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如“敏”探春、“时”宝钗、“憨”湘云、“呆”香菱、“贤”袭人、“俏”平儿等。在《红楼梦》中,独具艺术的慧眼在曹雪芹身上体现,寻找出了每个人物身上独有的性情与思想,从而使“女儿国”话语缤纷、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典型,但典型并不意味着单一。以凤姐为例,曹雪芹将凤姐置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呈现出她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出色地刻画了她复杂微妙的典型性格。
曹雪芹还根据人物特点,恰当选用了群众语言的精髓——谚语、歇后语、俗语等,从而使人物语言更具表达力和说服力。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曹雪芹正是善于“博采口语”,从而使作品语言毫无 ② 的弊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曹雪芹为大观园中众多人物凝练的个性化语言,真正达到了 ③ 的地步,不少话语都收到了“掷地作金石声”的艺术效果。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有人推测贾宝玉的大名应为“贾珏(jué)”,请你根据下表写出两条他判断的依据。(3分)
排行性别 一 二 三 四
女 元(原)春 迎(应)春 探(叹)春 惜(息)春
男 贾珠(株) 贾琏(连) 贾 ▲ ▲ 贾环(宦)
课内文言检测(本题共3小题,9分)
2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 ②如土委地(散落,卸落)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B.①盘盘焉(盘旋的样子) ②辟邪说,难壬人(排斥) 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定)
C.①素善留侯张良(喜爱,喜欢)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③吾与点也(赞成)
D.①藉寇兵而赍盗粮(送给,付与)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③大礼不辞小让(责备)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于反覆不宜卤莽 ③思厥先祖父
④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⑤视为止,行为迟 ⑥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⑦行李之往来 ⑧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⑨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A.①③⑤⑥⑧ B.③④⑤⑦⑨ C.②③⑤⑥⑨ D.②④⑦⑧⑨
23.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 ②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③是折枝之类也 ④欲呼张良与俱去
⑤洎牧以谗诛 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⑦遂霸西戎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A.①②/③⑥⑧/⑤/④⑦ B.①②/③⑥/⑤/④⑦⑧
C.①②⑥/④⑦/③⑤/⑧ D.①/②⑥/⑤⑦/③④⑧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鸿沟是界线,是隔阂,也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都中学、高邮中学、仪征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5月联合测试语文答案
1.C 解析:C.王昌龄“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人”于文无据,文中提到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王昌龄是从文学领域提出意境概念的。故选C。
2.C 解析:A.“文人画即山水画”错,文人画和山水画是两个概念,有的文人画是山水画。B.“《筼筜谷偃竹》,应该不属于文人画”错,元代之前也有文人画,文与可在洋州任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属于文人画。D.“画中有诗”是评价画有诗意,有意境。而非“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
3.A 解析:A.“每个特点的分析均以宋画为参照,于对比论证中得出结论”说法有误,第二个特点没有以宋画为参照进行对比论证。故选A。
4.①笔墨是指绘画时所运用的线条和色彩,是用来描绘审美客体、表现审美主体情感的形式和技巧。②常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③它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④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文人画的重要特点,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次创造性发展。(1点1分)
5.①注重意境营造,是山水画上品:画作描绘了初秋时节富春江一带的山川景色,抒发出画家宁静淡泊的情怀,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②文学趣味浓厚,是文人画精品:画作不注重对山水实景的形模,而是强调画家的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意在表达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③笔墨运用精美,是水墨画妙品:借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位置绘山川美景,并传达情感意兴,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极具审美意义。④画上题字作文,是中国画珍品:文和画直接配合,成为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的线条美相得益彰,也加重了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6.C 解析:“鲁国……率先出击”错,长勺之战中是齐国率先出击,鲁国一直等到“齐人三鼓”之后才出击。
7.C 解析:“说书时……语言的细致描写”错,文章没有描写快嘴王说书时的语言,只有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如“快嘴王高挑个儿”“扇子一摇,醒木一拍”“满眼冒光”,没有描写他说书时的语言。)
8.①“快嘴王”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他说书时“嘴快”,说书内容生动,能让听者如醉如痴。②包含对“快嘴王”机智机警的赞叹。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消息,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③包含对“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的赞扬,“快嘴王”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敬。(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内容单纯、语言质朴。小说讲述的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报、惩治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单纯;用词准确,拟声词、口语词等的运用使语言质朴生动。②情节简洁明朗。小说主要写“快嘴王”说书、大耳周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情节简单明快。③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如运用夸张、侧面描写等烘托“快嘴王”说书艺术的高超,富有艺术趣味;写人们对“快嘴王”的种种猜测又具有理性成分,这样写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C E J 句意:丞相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论,请求下令凡藏有《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言论文章的,一律清除。“丞相谬其说”,“其说”作“谬”的宾语,C处断开;“绌其辞”,“其辞”作“绌”的宾语,其后断开;且“谬其说”“绌其辞”均作“丞相”的谓语,结构对称,E处断开。“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者”后J处断开。故在CEJ三处断开。
11.C 解析: A.“含义相同”错误。“始皇可其议”的“其”,代词,他的;句意: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的“其”,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希望”;句意: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一样(以天下国家为念)。B.“含义相同”错误。“治离宫别馆”的“治”,修建;句意: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治”,安定、太平;句意: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到今天秦国仍太平、强大。C.正确。“持爵禄之重”的“重”,显贵的地位;句意:而是依仗自己显贵的地位。“人君当神器之重”的“重”,重权;句意: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D.“都表被动”错误。“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的“被”,动词,遭受;句意:人们都认为李斯竭尽忠诚,最后反而受五刑而死。“洎牧以谗诛”的“以”,介词,因为;句意:等到李牧因受污蔑而被杀死。故选C。
12.C 解析:C.“但不知该如何回报皇帝的恩情”错误。税驾:他不知道自己归宿在何方。故选C。
13.(1)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
得分点:“布衣”,平民;“黔首”,百姓;“驽”,驽钝;“擢”,提拔;
(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得分点:一句1分。
14.①俗议认为李斯极其忠心;②司马迁认为李斯不好好辅佐秦王修明政,却阿谀奉承;③推行严酷刑罚,听信赵高奸计,导致诸侯背叛。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
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威武盛德。齐人淳于越进谏说:“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您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呢?事情不效远古而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始皇把这种议论交给丞相李斯处理。丞相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论,请求下令凡藏有《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言论文章的,一律清除。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来使百姓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秦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哎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禁忌过分’。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为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巡行出游会稽山,北上到达琅邪山。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兼理符节玺令等事,都随同前往。这一年七月,秦始皇到达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下诏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式确立太子,所以保守秘密。
太史公说:李斯作为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游历诸侯,入关侍奉秦国,辅佐秦始皇,最终成就帝业,李斯位居三公之列,可以说是很受尊敬重用了。李斯通晓儒家六艺的宗旨,却不致力于修明政治来帮助皇帝弥补过失,而是依仗自己显贵的地位,阿谀奉承,曲意附和,推行严厉的刑罚和法律,听信赵高的奸计邪说,废掉长子扶苏而改立庶子胡亥为太子。等到各地诸侯纷纷起来叛乱,李斯这才想要直言劝谏,这不是太晚了吗!人们都认为李斯竭尽忠诚,最后反而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实面目,就与世俗有了不同的看法。不是这样的话,李斯的功绩可以和周公、召公并列了。
15.C 解析: 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16.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每点3分)
17.(1)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2)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3)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18. ①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惟妙惟肖/形神毕肖/活灵活现
②枯燥乏味/华而不实/佶(诘)屈聱牙/晦涩难懂
③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19.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独具艺术慧眼(或“独具艺术慧眼的曹雪芹”),寻找出了每个人物身上独有的性情与思想,从而使“女儿国”呈现出话语缤纷、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从而使“女儿国”话语缤纷、千姿百态。
解析:原句语病有:一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把“独具艺术的慧眼在曹雪芹身上体现”改为“曹雪芹独具艺术慧眼”或“独具艺术慧眼的曹雪芹”;二是谓语成分残缺,应把“从而使‘女儿国’话语缤纷、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改为“从而使‘女儿国’呈现出话语缤纷、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或“从而使‘女儿国’话语缤纷、千姿百态”。
20.(1)根据同辈兄弟的名字推测应该是王(斜玉)旁;(2)四兄弟的名应该像四春一样形成有意蕴的谐音,连起来为“株连绝宦”;(3)“珏”的意思为“两块合在一块的玉、玉中之王”,表达了带有通灵宝玉的贾宝玉的尊贵和独一无二。(答出1点1分,2点3分)
21.C 解析:善:跟……交好。句意: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
22.B 解析:①“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②“反覆”:古义,书信往返;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③“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④“不行”:古义,不行刺;今义,不可以。⑤“行为”: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⑥“富强”:古今同义,富足强盛。⑦“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行所带的东西。⑧“率性”:古今同义,任性。⑨“行路”:古义,不相干的路人;今义,走路。⑥⑧不是古今异义。
23.A 解析:①②为状语后置句,③⑥⑧为判断句,⑤为被动句,④⑦为省略句。
24.参照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图片资源预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扬州市高邮中学、仪征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扬州市高邮中学、仪征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扬州市高邮中学、仪征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扬州市高邮中学、仪征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扬州市高邮中学、仪征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阅读全文
下载本文

相关文章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五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含解析答案)

2024-06-27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五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含解析答案)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寄宿制小学2023-2024学年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24-06-27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寄宿制小学2023-2024学年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苏科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24-06-27
苏科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苏科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24-06-27
苏科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06-27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06-27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热门推荐

腊夜侍家大人与陈明轩陈荆泉待月清晖亭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腊夜侍家大人与陈明轩陈荆泉待月清晖亭原文、翻译和赏析

湘南学院是985还是211 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24-06-26
湘南学院是985还是211 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秋闺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秋闺原文、翻译和赏析

朋友离别赠言25句,愿你所遇之人皆为良善

2024-02-01
朋友离别赠言25句,愿你所遇之人皆为良善

山东济南复读机构哪些比较好

2024-05-21
山东济南复读机构哪些比较好

寄韩愈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寄韩愈原文、翻译和赏析

华清宫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华清宫原文、翻译和赏析

儿童声乐有没有必要学 有什么好处

2023-12-28
儿童声乐有没有必要学 有什么好处

贺新郎·汲水驱炎热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贺新郎·汲水驱炎热原文、翻译和赏析

长盘岭遇张复乡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11-07
长盘岭遇张复乡人原文、翻译和赏析